解读中央政治局会议:坚定去杠杆,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坚定去杠杆 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会议指出——
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
去杠杆行至中途,此前几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未提去杠杆,市场一度解读为去杠杆走到尽头。今天,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明了态度,要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但也得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
杠杆率是衡量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高杠杆在实体部门体现为过度负债,在金融领域体现为信用过快扩张。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2017年末为255.7%;其中政府部门和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翻倍,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达到160%;居民部门杠杆率近年也快速攀升,2017年末中国居民杠杆率为48%。
中国最早提出去杠杆是在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核心是实体经济去杠杆。经过这两年去杠杆的努力,宏观上企业部门的杠杆率稳中有降。从2016年3季度房地产限购、限贷等政策出台开始,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改善,全球经济活动开始强劲恢复,再加上供给侧改革大幅推高工业品价格,内外部因素叠加,客观上加速了宏观杠杆率的改善。
不过,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这一过程较多来自于企业的自发行为,政策的调整可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从地方融资平台看,政策效果仍然不够彻底,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修复也比较缓慢。
市场研究机构测算,当前国有企业债务占比约为120%。此外,如果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隐性债务)计入政府债务,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达到65%左右。
今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结构性去杠杆”思路,并要求“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地方政府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尽快把杠杆降下来。”
高善文此前撰文指出,中国宏观杠杆问题表面上是总量问题,本质上是结构问题;表面上是金融问题,本质上是财政问题。从宏观上看,去杠杆的主体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从金融市场看,去杠杆压力集中在民营企业和低评级的融资平台,政策指向与政策效果之间存在的偏离值得关注。
在他看来,2018年初以来,由于“严监管”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中国实际上从财政去杠杆转向了金融去杠杆。伴随金融条件收紧,利率上升,伴随金融去杠杆,一系列风险问题开始显现,尤其是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债券违约。
高善文,下一步应沿着财政去杠杆的总体路径,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更加严格地约束和限制地方通过融资平台等的举债行为,督促国有企业抓紧降低负债率。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会议指出——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
此次会议强调,“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一度担心货币放水,但从此次表述来看,货币总闸门从此前的“管住”到“管好”,再到“把好”,再次说明了“大水漫灌”不会历史重演,但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过去的“钱荒”现象也不会重现。
在金融严监管政策不断出台后,社会融资增速、特别是表外融资增速下降较快。6月新增社融1.18万亿元,社融余额增速同比9.9%,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M2货币供应同比 8%,增速创历史新低。在信用紧缩环境下,P2P公司破产、股票市场连续下跌、股权质押贷款被迫平仓、多起公司债违约等各种风险相继爆发,市场流动性一度紧张。
在缓解市场流动性方面,央行近期的政策工具组合起到了良好地平滑短期资金面波动的效果。4月以来,央行相继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MLF(中期借贷便利),扩大MLF担保品范围,以及为五大行、12家商业银行以及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实施定向降准,以支持“债转股”项目和小微企业融资。
今年6月,央行通过MLF操作累计投放4035亿元。7月13日,央行续作1885亿元MLF。有媒体报道称,央行近期已经对具有一级交易商资质的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按照1:2额外给予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低评级信用债投资。7月23日,央行再度开展MLF操作,规模达到5020亿元。
即便央行公开操作频繁,但一些商业银行仍然不愿意为民营企业融资,更多的资金流向制造业、房地产市场和交通行业。
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让金融真正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7月19日,银保监会召集各大银行,就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举行座谈会,要求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央行和银保监会分别从资金总量和价格方面,为市场定向释放一定的流动性。多家市场机构分析,宽货币向宽信用转变有望加快。
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会议指出——
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
上述政治局会议对财政政策的定位,基本与前几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基调差别不大。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发挥好财政政策的作用,这在前段时间成为市场热议的焦点问题。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近期撰文批评财政政策不够积极,并指出,“财政收入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今年预算安排的赤字率是2.6%,与去年3%的水平相比是紧缩的。即使按照一些财政专家所测算的,实际的赤字率可能达到3%,那也不是积极的”,“没有赤字增加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耍流氓。”
此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在7月26日公开表示,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是体现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上。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来看,财政政策要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解读认为,下半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将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将发力,约1万亿地方专项债额度有望加快发行。
补短板,基建投资增速或反弹?
会议指出——
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前几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有效保障在建项目资金需求。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此次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李超团队认为,基建投资增速下半年有望显著反弹,基建要加大补短板的力度。上半年部分中西部省份投资增速下滑过快,高铁、高速、乡村振兴等相关的基建方向有望显著发力,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或维持在13%-15%区间。
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指出,中国的需求端正处于周期性放缓过程当中。
此次会议对于上半年经济的总结是“总体平稳、稳重向好”,但当前经济“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霞,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当前的数据来看,二季度国内GDP实际同比6.7%,较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名义同比9.8%,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
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该项数据在二季度同比仅增5.2%,比一季度大幅回落2.3个百分点。尽管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上升,房地产投资仍维持高位,但两者难以完全抵消基建投资的拖累。此外,上半年较强的出口因中美贸易摩擦也开始出现走弱迹象。
上半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拉动点在于制造业,同时消费和出口表现也都可圈可点。但基建投资增速明显下滑。
张斌认为,基建投资增速已经回落到最低水平,下半年新增债券规模放量,再加上债务置换和再融资债券规模上升,但是债务到期后的偿债规模也显著上升。针对地方隐形债务处置没有更进一步的政策出台以前,下半年基建大幅反弹概率不高。
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会议指出——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此前,市场一度担心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会让资金再度流向房地产市场。当前各地实行限购、限贷等政策严控房地产市场。
此次会议表明了中央在解决房地产市场上的决心,“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
就在政治局会议召开的当天,深圳发布了史上最强楼市新政——《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规划国土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假离婚购房、投机炒房等市场乱象进行了针对性的打击。主要要点如下:
1、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
2、加强商务公寓销售和运营管理5年内禁止转让;
3、加强商品住房转让管理3年内禁止转让;
4、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在深圳打击炒房等行为之前,针对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安置也出现调整迹象。根据媒体此前报道,国开行总行回收了棚改项目的合同审批权限,此前在分支行可以签订的,现在必须总行审批。随后,国开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示,不存在总行上收棚改贷款合同审批权限的情况。
不过,7月12日,住建部曾表示,对于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范围和标准,不搞一刀切、不层层下指标、不盲目举债铺摊子。
市场认为,在此背景下,近一年疯狂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热潮或将有所降温。
对于房地产长效机制,备受市场关注的是房产税。徐忠曾撰文指出,房地产税作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政策方向非常明确。从当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加快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目前,应采取“宽税基、低税率、可负担、含存量、逐步实施、激励相容”的原则,加快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附:
新华社7月31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上半年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主要宏观调控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要抓住主要矛盾,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下半年,要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精准施策,扎实细致工作。
会议要求,第一,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更大作用。要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第二,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增强创新力、发展新动能,打通去产能的制度梗阻,降低企业成本。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第三,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服务实体经济更好结合起来,坚定做好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协调好各项政策出台时机。要通过机制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第四,推进改革开放,继续研究推出一批管用见效的重大改革举措。要落实扩大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的重大举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精心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五,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第六,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工资、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强化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做深社会稳定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尽心尽责把各项工作做好,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靠严明的纪律作保证。党的十九大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章中充实完善了纪律建设相关内容,要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理论、实践、制度创新成果总结提炼为党规党纪。条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章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党内法规的要求细化具体化,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管党治党存在的突出问题,扎紧制度笼子,实现制度与时俱进。
会议强调,要着力提高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突出出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把执纪和执法贯通起来,严格依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坚持纪严于法、纪法协同,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通过抓纪律避免党员干部犯更大的错误,这也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严格执纪考验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忠诚和担当。要巩固和发展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常态化成果,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抓落实、重执行,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充分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近期文章精选: